2019年9月27-29日,由江苏省医师协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主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承办的2019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年会在徐州隆重召开。
28日上午大会开幕,会场大咖云集,高朋满座,开幕式由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徐凯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影像学院副院长吴飞云教授主持。开幕式在小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中拉开大幕,全场与会代表起立合唱,用歌声向伟大祖国的70周年华诞献礼。随后,主持人介绍了参会领导及嘉宾。江苏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彦群教授、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卢光明教授、候任会长李澄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主任冯晓源教授先后致辞,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影像事业蓬勃发展。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夯实基础,共创未来”,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有资深影像专家精品读片会,多学科MDT,论文写作,规培师资培训,人工智能与影像组学等,涵盖神经、头颈、骨肌、胸部、心血管、腹部各个系统。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2019年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颁奖仪式是开幕式的高潮,致敬医师-放射学医师颁奖共设五个奖项,首次获奖的影像界大咖为:放射学大师--钱铭辉教授,丁乙教授(刘彦群教授颁奖);杰出贡献放射学医师--陈君坤教授,胡振民教授(冯晓源教授颁奖);杰出教育放射学医师--滕皋军教授,王德杭教授(卢光明教授颁奖);杰出青年放射学医师--张冰教授,张龙江教授(李澄教授颁奖);优秀青年放射学医师--王远成教授,张玉东教授(胡春洪教授颁奖)。由丁乙教授和张龙江教授分别发表获奖感言,他们的发言给千千万万影像工作者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主题演讲一
开幕式后即开始主题演讲,上半场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李澄教授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凯教授共同主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冯晓源教授带来《影像让医学更精彩》主题演讲,介绍了影像医学的重要发展史,影像医学的发展,使医学的生态发生了改变,大大提高了影像工作者的职业信心;北京大学高家红教授做了《血氧代谢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讲座,介绍了脑氧摄取率磁共振快速功能成像新技术,建立了CMRO2的拓展模型和测量方法,论证了脑氧代谢磁共振功能成像在探究与氧代谢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郑海荣教授带来《快速高分辨磁共振AI智能诊断及其应用》,分享了AI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成果,以“磁共振血管壁AI成像解决方案”为例,介绍了基于AI的快速成像和智能诊断全流程方案,说明医生在数据采集及标准制订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半场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春洪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吴飞云教授共同主持。北京协和医院朱朝晖教授讲座的题目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PET/CT(MRI)诊断》,介绍了PET/CT、PET/MR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合PET发现病灶的高敏感性和CT/MR的精确解剖定位,可很好的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用大量病例论证了结合多种显像方式可明显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接下来,东部战区总医院卢光明教授《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分子影像和诊疗一体化研究》的主题演讲,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多种分子的特点及其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多模态诊疗一体化探针的制备,达到对肿瘤早期诊断、靶向治疗的目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李澄教授题为《颅内血管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进展与规范要求》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易损斑块发生发展的过程,提出筛查使用超声,MRI血管壁成像能够对斑块的成分进行准确的判断分析的专家共识,通过大量病例展示了MRI在临床血管壁斑块显像中的应用,提出需联合神经内科及放射科专家共同形成中国专家共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春洪教授《炎症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题演讲,用病例讲述分析了临床常见的易误诊的炎症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总结出炎症型肺癌的CT表现并提出诊断原则及处理策略,上午场的主题演讲在掌声中结束。
主题演讲二
主题演讲二的上半场在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沈钧康教授和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张追阳教授的主持下于28号上午正式拉开帷幕。
国家科技部王德平教授做《国家科技计划与部署》的主题演讲,高屋建瓴的介绍了国家“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的科技战略部署、计划布局和国家科技计划改革,展示了“十三五”的重点专项目录,并详细介绍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2019年医药与健康领域专项指南的各大重要任务,包括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数字诊疗设备专项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专项、数字诊疗装备专项、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合成生物学等。最后总结了重点专项的形成机制,包括征集需求、任务布局、方案编制、征询评议、审议报批。专项的组织管理包括申报受理、评审、立项、动态管理、验收和后续管理等步骤。并着重提醒了申报项目的注意事项,包括课题负责人的限报项目、申报资格等形式审查的问题,为我们以后科研的关注方向和申报都提供了决策引导和思考。
天津医科大学的于春水教授做《中国人影像遗传学研究》的主题演讲,于教授介绍了影像遗传学的研究背景,影像学在遗传表型中的应用价值,国际上不同研究团队的研究队列和数据情况;并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自2014年开始设计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项目的目标样本量是1万例,目前已经收集了7千多例数据,并提到多中心合作研究图像的质控问题,包括同一受试者在不同中心的重复入组、检查设备选择合适的线圈等。最后阐述了部分研究结果和机制探讨,如人口迁移城市化和脑的关系等。
安徽医科大学的余永强教授的主题演讲《进一步认识获得脑白质脱髓鞘病变》,首先介绍了获得性脱髓鞘病因,包括炎性自身免疫、感染性、囊性/代谢性、血管源性、外伤等。接下来对每一病因的病种进行介绍,重点分享了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的Marburg变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急性出血性脑白质脑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典型精彩病例,从多年的临床经验出发形象的介绍了诸多重要征象,包括脱髓鞘假瘤与肿瘤的区别是“火焰征”, 对每一位影像医师的临床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上半场的最后一位主题演讲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廖伟华教授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相关影像学表现》,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概念认识过程、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并展示了明确病原学特征的典型病例表现,如隐球菌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脑弓形虫、结核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极大的加深了我们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主题演讲二的下半场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斌教授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邢伟教授主持。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的高宏教授做《科研选题与论文写作》演讲,高教授从审稿人的角度,高屋建瓴的从论文的选题方面进行了指导,指出论文的选题要明确目的性,即出发点,对发表的文章要有预期的目标杂志。同时选题要有创新性、重要性、先进性、实用性,并通过详实的案例向大家解读。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印弘教授的主题演讲《磁共振对比剂灌注成像》,首先详细阐述了灌注的概念、对比剂的种类、不同灌注的扫描技术、灌注注意事项、高灌注疾病的机制,接下来介绍了临床应用典型病例如胶质瘤的恶性度分析、鉴别诊断、肿瘤的疗效评估等精彩内容,最后还介绍了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DCE)的定量分析指标Ktrans、Kep和Ve对肿瘤恶性度分级和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对我们实际的临床工作有很大的指导。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姚振威教授带来《垂体柄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姚教授首先介绍了垂体柄的胚胎发育、解剖结构及变异,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并从影像征象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影像征象的研究,接着分享了垂体柄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各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大提高了我们对垂体柄疾病的认识。
下半场的最后一位主题演讲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吴仁华教授带来的《Studies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by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Molecular Imaging(STUM-MRMI)》,首先介绍了分子影像学在肿瘤细胞微环境上的三种成像技术:化学位移成像(CEST)、磁共振波谱(MRS)、弥散成像(DWI),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对肿瘤微环境酸碱度、代谢产物的成像策略及最新的国际前沿研究,并重点分享了实验室团队在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时光转瞬即逝,各位专家给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感谢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
(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