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陆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用户名或密码不能为空!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年会动态】2024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年会在镇江市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4年7月30日 22:04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2024年7月18-20日,2024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年会在千年古城镇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夯实重症医学基础理论、基础技能,不断强化重症医师临床、科研、教学与人文能力,更好地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坚持创新、超越发展。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有镇江市副市长武鸣先生、江苏省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王跃先生、镇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杨毅先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陈吉祥教授等,以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席修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邱海波教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康焰教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建新教授以及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曹权教授、候任会长杨毅教授和全体副会长、委员等。

开幕式由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左祥荣教授和来自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的梁扬女士主持。大会初始,大会主席曹权教授致辞,曹权教授结合时代热点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创新,协调发展。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重症同仁备受鼓舞。曹权教授呼吁重症同仁抓住机遇,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夯实医学基础、创新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基地建设,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陈吉祥希冀借助此次大会的东风,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开拓视野,增进友谊,激励创新。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地同仁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携手共进,共同探索重症医学的新领域、新技术、新方法,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东南大学副校长邱海波教授致辞,对国家而言,重症医学是健康生活的底线,重症医学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我们健康的整体保障中,重症医学的支撑性、基础性的作用越来越让大家有所体会。这些年一直强调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如何提升重症医疗资源在新时期或者新时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镇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杨毅主任指出重症医学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重症患者救治方面起到的引领性作用。当前,重症医学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实挑战,此次年会聚集了很多医学大咖、精英,提供了很多救护经验和研究进展。

江苏省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王跃表示江苏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重症医师团队,为保障我省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体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重症医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继续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重症医学医师们借此平台交流碰撞,有利于提升全省重症医师的水平。

学术大咖云集、共论重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学术环节开始,曹权教授就“重症医学:强化▪超越”这个主题阐述了要强化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要坚持创新与转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重症医学超越式发展,更好地服务重症患者,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

邱海波教授就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展开阐述,强调如何完善“能级匹配、布局合理、服务优良、平急结合”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提升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

杨毅教授着重从人才建设角度来阐述提升重症医学服务能力建设,她指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每一个个人都在团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重症人才团队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学科建设离不开每一位重症人才的努力。

席修明教授、康焰教授、周建新教授分别从病理生理是基石、临床思维是核心以及肺保护性镇静等角度分别阐述了如何提升重症临床诊疗能力。

大会围绕年会关键词“强化”,开设了强化病因、强化技能、强化科研、强化思辩等版块,通过讲座、比赛、病例分析、辩论等多种形式,促进重症医师的能力提升。围绕“超越”肯定了重症医师在之前的所有成绩,希冀在未来得到更多的提升。

 

去伪存真,强化思辩

 

此环节辩论赛,参赛选手们就“驱动压导向肺保护通气”“感染性休克:是否联用亚甲蓝”进行辩论,辩手唇枪舌战口若悬河,也激发了观众们的热烈讨论和思考,临床上会经常面临选择和挑战,面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情况,如何正确选择非常重要,选手们注重引经据点,通过大量文献、论著的支撑,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让台下观众们拓宽了眼界和思维方式,提升了临床诊疗能力。

 

教学相长:Simulation

 

此环节四支队伍分别就“心律失常”“休克”“低氧血症”“创伤”四个主题进行了模拟演练。临床上一位合格的重症医师不仅要会看好病,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看病。四支队伍从模拟教案、模拟临床案例逐步引导、教授两位规培实习医生诊疗思维和临床处置能力。模拟导师们经过这次情景模拟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向,住培医师经过这次模拟相信会对这四种常见的疾病知识更加明确,更加积极地夯实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临床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灼见真知,强化病生

 

深刻认识重症疾病的病理生理对于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重症病理生理学改变的广度和深度,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强化重症医师对病理生理的认识,大会分别就ARDS、COPD、左心衰、右心衰、颅内高压、腹内高压情况下的PEEP设置,以及基于脑电、脑血流、脑氧、生物标志物、颅内压的目标导向的脑保护进行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讨论,让大家更深入的理解相关疾病背后的病理生理知识,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寻因溯源,强化病因

 千人千面,每一种疾病的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多样的病因,或是基础病因,或是隐匿诱因。重症医师往往需要从细节上去寻因溯源寻找可能病因,从而抓住最核心的关键所在来解决问题。为了强化对病因的诊断,此环节运用“肺泡出血”、“肺空洞”两个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通过不同病例抽丝剥茧的分析和经验的传递,让听众真正从临床的角度去分析原发病因,每一个不容忽视的小细节、每一个和常规相悖的检查结果都能引得人思考、受益颇深。

 

慧眼识图:强化技能

细微之处见真功!通过各种监测波形和影像学的表现来判断患者所处的一个疾病或病理生理状态是非常考验重症医生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本次大会设立了“呼吸波形比赛”和“循环波形大赛”,参赛选手来自南京、苏南、苏北和苏中地区,比赛现场氛紧张激烈,必答题环节,选手们沉着应对,势在必得;抢答题环节,选手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风险题环节,选手们迎难而上,精彩迭出。看似考验选手是否有一双“慧眼”,真正考验的是选手们扎实的基本功。

 

 

研究思行、强化科研

 

科研引领学科发展,科研能力是学科发展的源动力。重症医学科研起步晚,但近几年进步很快,多项重要临床研究发表在一流期刊。大会就队列设计与常见偏倚控制方法、如何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如何开展基于AI技术的大数据研究、大数据下的信息与研究等方面,以及与大咖面对面交流探讨临床医生如何做科研,让与会观众从鲜活的实例中加深了对如何设计科研方案的理解,纷纷表示大受裨益。

 

学术提升:热点前沿

 

由省内多位大咖学者就“AKI:关注肾脏转归”和“脓毒症心肌病早期识别与治疗”两个话题,分别从早期识别病因、超声评估、生物标志物、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和生物标志物、血流动力学、超声、药物治疗、机械辅助等方面传递出最新的临床干预理念和措施,改变固有思维,与时俱进。让重症医生不断保持知识的更新,不断提升学术能力,更好的将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运用在临床工作中。

 

重症ABC夯实基本功 

 

重症人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把质量做到精益求精。本环节针对脓毒症早期复苏、脓毒症凝血病、重症营养:目标导向、气管插管:细节是关键等ICU最常见的疾病或问题,以及诊治的每一个细节,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尽可能提高重症诊治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学三基、竞技能”实景模拟

 

三基比赛是重症医学医师年会一个经典的保留节目,赛前通过海选挑出实力最强的四支来自不同医院的参赛队伍。比赛不仅考查了选手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通过模拟接近临床的真实案例让参赛选手们现场进行诊治活动和分析,不仅考验了年轻医师们的临床基础知识和实战能力、应变能力、诊疗思维能力,也锻炼了他们面对难题时大家的协同合作精神和坚定迎接挑战的能力。

 

医护联合,提升临床质量

 

重症医护共同的目标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康复率,重症医护团队的紧密合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此环节从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ECMO患者俯卧位的实施、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谵妄的预防和应对等临床实际问题出发,由资深护理和医疗专家分别进行阐述,更好地表达出医护协同合作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素质提升

 

重症患者在最后关头是放弃抢救和治疗,减少痛苦,还是尽量延长生命?是回家还是留在医院?大会通过一例重症患者临终的案例,从医生、护士、家属等的视角进行阐述,针对其中的临床与伦理和法律问题,邀请临床、法律和人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分析,让重症医师关注“临终关怀”,“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医护和患者永远不在对立面,他们之间常常有很多值得回味、感动的故事,也会有不少伤心痛苦,难以释怀的故事......19日晚上大会还举办了“我和我刻骨铭心的夜班”演讲比赛,12组来自各家医院的医护选手就自己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个个或催人泪下或暖心感人或惊心曲折或温馨动人的故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重症医护人员以生命守护生命、用心陪伴深情照护患者的精神。大爱无声,在深夜里一次次的陪伴和努力,只为了守护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

 

本次年会在省医师协会和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线下注册参会人数近400人,会议共安排了2场基层医院查房、1场全委会,2场会前会,四个分会场共计74场学术讲座,7场比赛(含1场演讲比赛和1场跳绳比赛)和1场辩论,为全省重症医学领域的同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强化交流学习、共同提升自身素质的平台,为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 供稿)